ok138cn太阳(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动态 >>
镜观万物共生,影录山水诗行:2023级影视专业开展2025年采风实践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5年3月15日—4月3日,2023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50名学生,怀揣着对影视艺术的热爱,在陆青霖、张伟两位老师带领下,前往河南、陕西、山西及北京等地,开展“镜观万物共生,影录山水诗行”为主题的采风实践教学。此次专业教学课旨在深化学生对当代现实题材、革命题材、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的理解与创作,引导学生聚焦于文化传承、社会现实、自然生态及科普等多元领域。通过实地探访,培养学生围绕中华文明题材的创作能力,同时深入挖掘文化传承、社会现实、自然生态等领域的丰富内涵。

首站开封,这座千年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同学们走进承载着北宋时期繁华记忆的开封府聆听流传千年的故事;漫步于万岁山武侠城,感受武侠文化的熏陶;同时捕捉那些充满江湖气息和人文历史的瞬间;夜晚,鼓楼夜市灯火通明,各式小吃琳琅满目,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美食创作素材。随后,同学们前往被誉为“九朝古都”的洛阳。同学们穿梭在错落有致的古建筑之间,用镜头捕捉着每一处景色。从丽景门威严庄重的宏伟建筑,再到小街天府古朴而又现代化的市井生活,都被定格在同学们的回忆与镜头中。在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古墓博物馆中同学们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从中揭开了洛阳历史的神秘面纱,历史的厚重与文化无不使同学们的震撼与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站。学生们在这里亲眼目睹那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感受秦始皇陵的宏伟与壮丽。临潼博物馆、大唐不夜城等景点也为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感受到历史建筑夜晚的魅力,激发创作灵感。陕西历史博物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到陕西的历史与文化,周秦汉唐的璀璨文明化作的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使得同学们在历史资料式纪录创作中增添了一些人文与故事性的感悟。

采风实践教学注重行走的思政课,同学们专程前往位于韩城市芝川镇城南村黄河岸边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城南旧址,这是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期间的临时指挥所和船工队的调度中心。其中的三面窑建筑是由三个窑面四孔窑洞组成的,主要展示了八路军东渡黄河的历史背景、韩城人民支援及参与东渡、东渡期间船工队做出的突出贡献及部分队员的介绍。站在这里,我们依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党和军队在东渡过程中所彰显的英勇抗战的大无畏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必胜精神。

在山西,同学们先后前往广胜寺、张壁古堡、双林寺等景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学生们不可错过的拍摄地之一。在平遥古城,体验古城的古朴与宁静,在平遥电影宫感受电影给这座古城带来的机遇与变化。陆青霖老师也通过往年的优秀作品来讲解,并以一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来鼓励同学们积极创作、参赛、参展。

采风收官之站是首都北京。故宫、国家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也为同学们呈现了中国历史的瑰宝;八达岭长城等著名景点,展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素材;同学们感受北京的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同学们还分组去探索、感受首都的气息和脉搏,以镜头记录了后海、雍和宫、天坛、环球影城的风貌,展现北京传统、现代的多个层次。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同学们领略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无穷魅力。张伟老师带领同学们穿梭在中国电影的历史长廊中,在张伟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中国电影的历史历程,从默片时代到如今的3D、动画等高科技电影。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

在采风实践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认真指导学生,多次组织开展采风教学作品评点会。有主题、有重点、有选择地在各种空间中展开“流动教学”。针对学生在采风教学实践中拍摄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细致、专业的分析与点评,从构图、光线、色彩到主题表达、情感传递等多个方面给予指导。通过老师们的悉心点评与专业指导,学生不仅在摄影技巧上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在创作思路上获得了极大的启发;开始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注重通过镜头捕捉并传达细腻的情感;学会了如何运用作品来展现时代特色与社会风貌,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此次专业采风实践教学,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采风实践作品与创作灵感,更在心灵上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同学们表示要将采风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与创作中,努力成为新传骄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将努力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提升之课,更是一次心灵与文化的深刻洗礼之课。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前行,用镜头记录生活、用作品讲述故事,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吴洋、郭子银)

XML 地图